立冬煮黍米,开耙酿新芳。11月21日,以“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3年鹿头镇第二届民间黄酒斗酒品酒大会,吸引了鹿头镇周边30多家黄酒生产企业和民间酿造大师广泛参与。此次活动通过酿酒户之间的“斗酒”、品酒、参展等多种形式,让更多人了解黄酒文化、做大黄酒产业,开展合作交流。

枣阳市鹿头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杰地灵,自然资源丰富。境内雕龙碑遗址距今6300年到4800年,是一处以原始农耕生产为主、多产业并举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聚落遗址。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雕龙碑文化遗址的原始部落就用黍类粮食酿造黄酒。



在鹿头镇乡村历来就有“交了九月九,家家户户做黄酒”的习俗,夏采曲、秋收粮、冬开酿,每年到了秋冬之交,酿酒师们就会开始最为繁忙的酿酒工期,历经浸米、蒸米、发酵等十几道工序,酿制出醇香回甘、绵长甜糯的鹿头黄酒。2016年,枣阳鹿头地封黄酒酿造技艺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精选优质本地糯米、自制独特的发酵麦曲、使用纯净的鹿井泉水,两次下曲、三次发酵、地封贮存,这样酿出的酒清亮透明、酒性温和、酒味甘醇、回味绵长。”说起枣阳黄酒酿造技艺,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枣阳市灵鹿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魏兆合最有发言权。



近年来,鹿头镇致力酿造品质黄酒、打响黄酒品牌,推动黄酒产业振兴,持续擦亮鹿头黄酒“金名片”。目前,全镇已有黄酒生产企业2家,家庭式酒坊50多家,黄酒产量达到2000余吨,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

枣阳市鹿头镇党委书记沈齐锋表示,将通过举办民间黄酒斗酒大会,加强“枣阳黄酒制作技艺”这一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推动鹿头黄酒文化的挖掘、品牌的打造和市场的培育,以工强农、以文促农,以旅兴农,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